第310章 1976年(1 / 2)

第310章 1976年

12月底的时候,粤省来了一股超强冷空气,气温骤降到零下四五度,这对冬季平均气温在十几度的羊城来讲,是几十年难遇的恶劣天气。

整个天空都灰蒙蒙一片,还时不时就飘起了细小的冰粒。

早上起来,地上都是厚厚的霜,许多路面都结了冰,公共交通受到严重影响。骑自行车的,也时不时能看见摔倒一片人。

周边公社种植的蔬菜,大部分都被霜雪打死了,经济损失惨重。那些靠粤省供应冬季蔬菜的城市,更是到了一菜难求的地步。

羊城民俗重,许多当地老人看这样,就在那念叨,说这是上天的预警,明年,应该不会是一个好年。

就这样,羊城在防治冰雪灾害的过程中,迎来了1976年。

1月初,噩耗传来,那位为国鞠躬尽瘁的人,永远的离开了我们。

一时之间,到处都是痛哭之声。

十里长安街,百万民众含泪送别。

他没有儿女,却是亿万百姓的父母;他没有墓碑,却在所有人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。

各地民众,自发悼念,羊城民众,也纷纷到展馆门口的广场,悼念他们心中的伟人。

因为他们知道,若不是有他的鼎力支持,出口交易会没法这么顺利举办,羊城的经济也不会有如今这般好。

伟人离世,让大家心情都十分沉重,这一年春节,各地都少了欢声笑语。

处在政治中的人,也是担心好不容易要结束的运动,会不会又重新复返。

在这样的担忧中,一条消息的宣布,犹如利刃打破了迷障,给了所有人胜利的曙光。

2月3号,大年初四,上班第一天,人民日报头版头条,宣布了高考即将恢复的消息。同时广播电台和电视,也在不间断的播放着这一消息。

消息瞬间传遍全国各地,各地知青纷纷奔走相告,泪洒当场。

高考时间定在7月20日至7月22日。

招生对象是:工人农民、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、复员军人、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。

比起之前的宣布后只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,这次,给了大家足够充裕的复习时间。

同时,为方便各位学子复习,政府还再版了《数理化自学丛书》。一时之间,洛阳纸贵,到处都是求书的人。

为缓解中央的压力,各省自发组织骨干教师,编撰复习提纲和练习题,为本省学子助力。

作为关系户的苏茉和陆小兰,早就从张振那里提前拿到了各种复习资料。

这次大家复习时间都充足,苏茉也不敢大意,有本事的人可不少,别到时候阴沟里翻了船。

但对于要考哪个学校,苏茉有些犯难了。

若是没来羊城随军,她肯定毫不犹豫的报考华大,但现在得重新考虑了。

一是,陆长征和孩子们都在羊城,若是只陆长征,她还可以上学的时候,把孩子带到京市去了。但俩孩子得了许司令看重,隔天就有课要上,肯定不能离开羊城。要她抛夫弃子一个人去京市,她有些不舍。

二是,按现在的轨迹来看,粤省肯定还是改革开放的先锋。很快就会到“东西南北中,发财在广东”的时代,这个时候离开羊城去外地,对于要入商场的她来说,并不明智。

三是,她在羊城这么些年,也经营了些人脉。有道是人走茶凉,若她离开几年,有些关系,或许就淡了。

最终,苏茉决定,还是留在羊城,报考羊城最好的大学。到时候边上学,边做生意,也不会错失了时机。

苏茉卯足了劲,在三月上旬,把小说剩下的部分翻译完。等搞完春交会,她就要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中了。

这本小说近八十万字,苏茉在陆家村的时候,已经翻译了20万左右,剩下的60万字,便在这四个多月中翻译完了。

这次报社给的翻译费是千字5块钱,不到五个月,苏茉就挣了2935元的巨款。不过,苏茉也没声张,默默把钱收起来,留来以后当本金。

高考要恢复的消息公布后,陆小兰就写了信回去,跟家里说了她和苏茉准备考大学的事。

陆清安高兴的不行,他当初一直为陆长征没去上大学而遗憾,现在不管她们姑嫂两个哪个能考上,他老陆家,都算是出了大学生了。

听人说核桃补脑,陆清安两口子在自家大队换了一圈不算,又去隔壁大队也换了不少,整整换了四五麻袋,准备给羊城那边邮去。

这么多东西,邮寄费贵的很,陆清安便找了陶培胜,请他帮忙,走火车托运过去。去年,老三捎了两次特供粮回来,都是找陶培胜帮忙,走的火车托运。

陶培胜见陆清安要运那么多袋核桃到羊城去,说是给苏茉她们补脑,便跟他要了一袋。

马小娟为了考大学,这段时间也是拼得很

最新小说: 着迷[校园] [综英美]跟蜘蛛侠猎魔的日子 虐言女主的崽是我的?! 校园文男主的亲妈十八岁 万人迷小漂亮又被盯上了[无限] 给古人直播从重婚案庭审开始 诸伏家的小儿子是特级咒术师 反派剧透我一脸 [综原神]关于我转生成史莱姆但在提瓦特这档事 名柯必死人设如何生存